涵江滨海产业新区总体规划
莆田市涵江滨海产业新区陆域形成一期工地
东南网莆田12月14日讯(本网记者李妙珠)12月10日上午,在莆田市涵江滨海产业新区陆域形成一期工地上,一艘艘满载沙子的采砂船正进行填海作业,装载石头的卡车也穿梭其中,这是莆田市涵江区“十二五”规划发展的镜头之一。
东南网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重视和关怀下,在莆田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支持下,莆田涵江区委区政府实施“以港兴区、工业强区、商贸活区”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涵江滨海产业新区开发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二五:
港口开发取得突破,打造多功能滨海产业新区
“十二五”期间,是莆田市涵江港口开发建设的基础性阶段。兴化湾(全湾)港口规划“数模、物模”试验项目成果通过验收;国务院批准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12)涵江港口航运区;涵江临港产业园区域建设用海规划获国家海洋局审批……多个项目获得省、市级相关部门的审批,使得涵江区港口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10日上午,福建省级媒体驻莆记者采风团走进莆田市涵江滨海产业新区陆域形成一期工地,海上风平浪静,不少采砂船正进行填海作业;被大雨冲刷过后泥泞的道路上,不少满载沙石的卡车也在进行中。据涵江区港口办主任林文清介绍,2013年以来,涵江区域建设用海规划获国家海洋局审批之后,市、区政府积极推进涵江滨海产业新区总体规划的实施,投资53亿元,计划填海面积约16平方公里的涵江滨海产业新区陆域形成一期工程,目前已完成2.3平方公里填海造地,计划2017年上半年完成。
据悉,涵江滨海产业新区规划总面积56平方公里,整个临港产业园陆域形成工程主要建设包括港前路(围海堤工程)、陆域形成、防洪排涝和园区主干道建设,分两期施工。建成后,按规划将划为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区、新材料产业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区、食品工业产业区、木兰溪口和萩芦溪口生活服务配套区等多个片区。
林文清表示,兴化湾是福建省沿海最大的海湾,涵江滨海产业新区则地处兴化湾南北岸的核心区域,且距台湾省台中港72海里,北倚福清江阴半岛,南邻北高石城半岛,东靠南日岛。“背山面湾又被木兰溪和萩芦溪环抱,涵江滨海产业新区可谓是海纳百川、兴业宜居的风水宝地。”林文清对该产业园区的地理优势赞不绝口。
据介绍,涵江滨海产业新区按规划将依托莆田中心城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港口、海洋、侨乡资源优势,围绕港口、产业、城市、生态四位一体的发展目标,构建大港口、大产业、大交通的滨海产业新区,致力打造千亿产值临港产业园。其中,涵江港区岸线全长约19.7公里,根据数模和物模科学研究成果,可规划深水码头岸线8400米,可布置28个5-10万吨码头泊位,远期预留岸线2900米,可布置10个5-10万吨级码头泊位,同样将为涵江发展临港经济提供资源保障。
“涵江滨海产业新区将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度强、附加值高的产业,引导产业向高端化、低碳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为此,我们从招商变为‘选商’,以保护港口生态。”林文清强调,目前,英博食品工业园、普洛斯物流园等重大临港产业都拟落地涵江滨海产业新区临港产业园。
十三五:
加快涵江港建设,成为闽台经贸合作重要基地
“十三五”时期,是涵江港建设的关键时期。其中,重点要加快港航工程、路堤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和填海造地工程建设。计划2020年完成32平方公里的填海造地工程,涵江作业区1-8#泊位工程,滨海新区市政道路建设,一批重大的临港产业项目入园建设。
据介绍,港航工程项目建设是涵江滨海产业新区总体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按规划,至2020年涵江港区建设投资额达200亿元,其中港航项目投资60亿元,建设涵江作业区5-10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2017年建成1-3#5—7万吨泊位和3个3000吨级对台贸易泊位并投入运营等工程建设。
涵江港加快建设,港区基础设施必然要跟上发展步伐,以提高港口运输能力。据悉,目前,涵江区在建道路基础设施项目有路堤工程、福建沿海快速通道联十一过境快速公路及江口至三江口联接线公路工程,并将新建国道228江涵大桥及部分公路扩宽改造。
随着向莆铁路开通后,海港腹地日趋扩大,海铁联运优势逐步凸显,涵江区也将加快疏港专用铁路规划建设,为海铁联运“五定班列”创造条件。
林文清介绍,涵江区正探索与江西、湖南地区发展海铁联运,加快港口铁路支线规划建设。今后,也将主动融入福建自贸区,扩大涵江港口对外开放,扩大服务范围;将涵江港口打造成对外开放、东进西出的现代化港口。“湖南省也多次组团前来涵江滨海产业新区考察并认同发展前景。”林文清表示,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未来涵江滨海产业新区将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高端产业集聚、港口商贸物流发达的现代化滨海新区,将成为闽台经贸合作重要基地,环兴化湾经济核心区,莆田东北翼新经济增长极。
来源:东南网
编辑: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