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苏东坡,似乎是许多人心中,在人生的某一时刻,就会不经意间相逢的那个人。自幼年初识,至少年时捧读,于青年时慕其豪迈,到中年时于困顿中寻找通透,及老年时人生海海淡看风云。
今天,我们遍访话剧、音乐、川剧、传说故事、辞典、城市宣传片里,6位曾扮演、研究、解读过东坡,与“苏东坡”深度相逢的名家大咖,听他们讲述结缘东坡的背后故事,品读东坡的淬炼成长、山川境界。
一万个人心中,或许有一万个苏东坡。即日起,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联合“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推出大型融媒报道《此刻若吾为东坡》,且与你携手去遇见东坡,感受他的豪迈、通透、淡看风云。
此刻若吾为东坡,我们又会是怎番模样,会感悟到什么?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12月8日讯(记者 田莉)“苏东坡小时候也很调皮捣蛋” “苏东坡不读书也是要受惩罚的”“用苏东坡的八面受敌读书法,随便怎么考都难不倒我”…… 四川省非遗传承人王晋川在11月21日为眉山百坡中学的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苏东坡如何读书”的非遗讲座,他风趣地讲述了苏东坡的成长故事和读书方法,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也积极分享自己的感悟。
除了在各中小学、省市图书馆、机关企业开展非遗讲堂,王晋川还为文化部“云文化”和国家图书馆录制公开课,分享苏东坡的读书故事、家风家教、为官爱民等方面的内容,至今已开展了百余场“苏东坡传说”非遗讲座。怎样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如何才能把苏东坡的故事讲得生动、透彻?今天,我们走进“苏东坡传说”非遗讲堂,听听非遗传承人王晋川是如何讲述东坡故事以及他眼中的东坡精神?
在三苏文化浸润中长大
他汇编了108篇苏东坡传说故事
“我是生在洪雅、长在眉山的山西人,是闻着‘三苏’气味长大的。”说起自己与“三苏”的深厚渊源,王晋川笑呵呵地谈道。在他一岁多时,母亲就因工作关系将他带到了眉山。童年时,就经常和小伙伴们到三苏祠玩,那时对三苏父子似懂非懂,印象最深的就是祠堂里威严的雕像,让人十分崇敬。
“没曾想,工作后我又与东坡结下不解之缘。20世纪80年代初,因各种原因我弃医从文,来到眉山县文化馆工作,最初就是负责走村窜巷收集民间故事。”这期间他发现有相当多的民间故事与苏东坡有关,可见“东坡”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已深深地印刻在民众的心里。当时他就萌生出一个念头:“东坡在眉山留下来的传说故事,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民间演绎,一代一代传到了现在,我们就应单独把东坡的故事归纳成集、原汁原味地保存起来,以便有更多人了解和传承。”
也是这段经历让他对三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热爱。至今,他收集整理并汇编成的“苏东坡传说”有108篇,通过“眉山传说”“八州趣闻”“三地轶事”“东坡美食”“心系天下”“平生功业”六大板块,讲述苏东坡出生求学、名震京师、典领八州、谪贬三地、美食烹饪、人品修养以及终老安葬等传说故事。
2018年12月,“苏东坡传说”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后,王晋川也入选第七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深入浅出接地气
他把东坡故事讲得生动透彻
“退休后,我就有更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两年做得最多的就是开展非遗讲堂。”信步东坡湿地公园,王晋川告诉记者他已出版多部与东坡相关的书籍,不仅如此,还创作音乐剧、电视剧、动画片。他担任总顾问的动画片《少年苏东坡传奇》从去年开播以来,深受青少年喜爱。他的非遗讲堂也已是眉山各中小学的常客了,每当他走进学校,同学们都会激动地相互传递消息:“王爷爷又来给我们讲苏东坡了!”
“给小朋友讲苏东坡还是有点‘考手艺’的。” 王晋川坦言,不过他又笑呵呵地说自己有秘诀:“先要让孩子们觉得好玩,然后才能寓教于乐。”要让孩子们真正听懂东坡,需要对东坡有全面的了解,同时还要深入了解东坡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他生活的眉山的地域文化。再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以富有趣味性的互动,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用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的语言习惯,来告诉他们苏东坡不是神、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圣贤,而是和他们一样脚踏泥土、通过学习成长起来的眉山学子。
传承三苏文脉 弘扬东坡文化
培育下一代的文化灵魂
“乐学、创新、仁爱、清廉。这八个字是我对东坡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概括。”王晋川如是说,每次他步入中小学的讲堂,总是首先引导同学们理解苏东坡的“知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的乐学精神,帮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学”,只有对学习怀有真正的兴趣和热情,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并有所收获。
“我现在最喜欢到各个中小学讲述苏东坡的故事。因为我从小受三苏文化熏陶,东坡精神是刻在骨子里的,所以我认为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孩子们抓起,将东坡文化的种子种在他们心里,让他们传承东坡的乐学精神。” 王晋川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听到苏东坡的故事、讲述苏东坡的故事、学习东坡的人格魅力和东坡文化的精髓,并能在成长过程中将东坡精神学以致用。他坚信,只有这样,东坡精神才能永葆青春和活力,并在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得到体现和应用。
出品人:方埜
总策划:雷和斌
策划:楚彦 魏娜 唐明 蒋娜 侯敬文 代红
拍摄:杨译焮 俞文晶
出镜:李赵卓 赵梓君
剪辑:杨译焮
采写:田莉
美术设计:吴鉴桥
宣发:陈浩 卓灵 雷雨 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