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3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第二轮全国巡演在海口拉开序幕。《只此青绿》是以北宋少年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作为灵感创作的舞蹈诗剧。
作为今年春晚上关注度最高的节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喜欢“青绿”?爆红之后的“青绿”剧组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天目新闻通过3天11个人的采访,揭秘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展卷·奔赴
“2分16秒,(加演)的2场(票房)直接爆。” 首演前,我们采访了海南省歌舞剧团总经理王涛时得知,青绿已经加场,而他们的数据统计显示,观众的年龄都比较年轻。
在开演前的采访中,年轻的面孔的确占大多数。
来自海南的大学生韦同学早就知道这部剧,当天特意穿了宋制的汉服过来;而同样穿着《千里江山图》主题汉服的汉服爱好者腾腾禹则是从云南昆明特意赶来观看的。
“我们现在受到观众的喜欢,我觉得是一个双向奔赴的结果。”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总编导周莉亚看来,已经900多年的绢画《千里江山图》能够存世的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千年前的《千里江山图》一定出自天才少年希孟之手,但千年之后我们还得以和它相见,它究竟出自谁手?”
展卷人的饰演者谢素豪告诉天目新闻记者,展卷人这个角色的原型是故宫博物院文博研究院王中旭老师,也是当年轰动一时的《千里江山图》特展的策展人。
“展卷人在戏中我觉得是希孟的守护者,但他更是《千里江山图》的传承者。来到剧场看这部戏的观众,其实每个人都是展卷人。一起跨越千年看到18岁的天才少年是如何呕心沥血地完成这样一幅伟大的画作,同时也能看到这幅画背后的工艺人,他们如何用一生去完成这样的工艺制作。”
匠心·敬畏
“这是我做过的剧中最复杂的一个剧。”从业12年的舞台监制李晓彬在后台向天目新闻介绍,《只此青绿》舞美效果有7、8套不同时间线,精度要求在0.01秒,每到一个剧场,他们都要对设备进行调整,确定时间线。而在演出时,所有系统的联动是靠舞美、执行团队实时发出指令。
执行导演刘鑫特别介绍了“青绿”创新的舞台设计—— “天旋地转”。上方是环形吊杆幕布,下方是四环五圈的转环,整个设计是卷轴的概念,也突出了“展卷”的理念。
“我总说我们是特别内卷的一个剧组,总会有朋友说,你们演了五十多场了怎么还在排练?”作为王希孟的饰演者,张翰说到“内卷”的原因时这样解释“我们希望永远是下一场会更好”。
为什么这么拼?
总编导周莉亚谈到了“敬畏”。从舞台上呈现翰林画院四大雅事中挂画的场景,挂的画是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这样的细节,周莉亚说“所有的东西已经包含了多个维度的文化”。
宋韵·自信
来自温州永嘉的戴可伟是剧组中唯一的浙江人,他在剧中饰演制墨人。
在加入剧组之后,戴可伟发现很多道具场景和小时候的场景十分相似很贴合。
“你看到那些东西很亲切,因为(我的家乡)有宋韵文化传承和遗留的东西,再让我看到的时候就会有一种亲切感。”
因为“青绿腰”而走红网络的青绿的饰演者孟庆旸觉得,舞台上的青绿其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回眸与致敬,也是以舞蹈诗剧的方式去诉说着文化的传承、沉淀与发现。
在总编导韩真看来,宋给她的感觉是两个字:“温厚”。
宋是一个不一样的时代,有中国人的内敛、含蓄,但也有自己内在的筋骨和力量。
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沉醉于《只此青绿》?韩真做了这样的解释:“我想《千里江山图》里的江山其实是我们对自己心中祖国壮丽山河的一种赞美。在《只此青绿》中我们是把这一种感情放置其中的。我们希望做一个剧是能够完全表达我们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你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和理解足够深刻,我相信它放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会被接受的。”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由故宫博物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域上和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北京四海一家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大力扶持下,该剧已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