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记者李晓芳)八月八,乐开花。对贵州水果产业链的每一个人来讲,这一天的确值得庆祝狂欢。人们在春天种下的“希望”,经过精心管理,如今已结出“硕果”。今日,贵州“双果”(百香果·火龙果)丰收节在罗甸县举行,以丰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振兴。
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班长向青云(贵州画报蒋世良摄)
多彩贵州网记者从开幕式上获悉,截止7月,全省园林水果种植面积861.9万亩,其中火龙果种植面积9.8万亩,百香果种植16.8万亩,种植规模均列全国前三,逐步形成了以南北盘江、红水河流域的热带水果产业带。短短几年,贵州水果面积由2015年排名全国十八,在2019年快速进入全国前十,排名第七。
贵州水果走出这条康庄大道难能可贵,贵州水果有多“贵”?开幕式上,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级干部、省水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班长向青云代表贵州水果产业,道出了其中答案。
贵州水果贵在自然天成
一方水土养一方“果”,贵州这片被偏爱的土地,就是水果生长的天堂。奇妙的纬度、适宜的高度、有利的温度、宝贵的绿度,得天独厚的气候与生态环境为贵州水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比多数地方的火龙果,贵州火龙果果实品质佳、风味浓,口感好,其可溶性固型物大于12.0%,花青素含量大于4.5毫克/克,远高于平均水平。罗甸县、关岭县先后获得火龙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为贵州火龙果最靓丽的名片。贵州百香果香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18%以上,甜酸适中,在云果会上颠覆了省内外对百香果“酸”的认知,孕育出贵州独有韵味。
贵州水果贵在绿色生态
贵州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将“生态绿”作为贵州水果的“底色”,坚持推行绿色生产,坚持以品质作为核心竞争力。推进化肥农药“双减”行动,全园禁止使用除草剂及禁限农药,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截至目前,贵州省共认证绿色水果类企业86家,产品98个,获国家地理登记保护农产品27个,数量居前列。这些亮眼的数据,是全体水果人用认真和匠心呵护一枝一果得来的。
贵州水果贵在用心用情
“三分种七分管”,贵州精品水果从种植到销售都凝聚了贵州水果人的“心血”,用心方能出好果。
政府守住“初心”,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与民携手脱贫奔小康。科研团队认真“专心”,科学配套、绿色生产,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企业家倾情“真心”,提品质、创品牌,带着勇气闯市场,产业链、价值链,扛着责任谋发展。新农人凝聚“匠心”,用勤劳的汗水浇灌土地,用认真和匠心呵护果子。正是用“心”灌溉,才让贵州精品水果得以突破山川沟壑,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贵州水果贵在蓄势待发
如今,贵州水果产业的发展已进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快车道,有政府的“初心”,有科研团队的“专心”,有企业家的“真心”,有新农人的“匠心”,再加上各位渠道商回报社会的“爱心”,正是这一颗颗“心”的灌溉,全省上下的关心和支持,贵州的水果产业的发展正逢其时、大有可为,贵州双果蓄势待发。未来,贵州双果将会插上腾飞的翅膀,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来源:多彩贵州网
作者:李晓芳
编辑:吴虹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