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四年巢湖治理 合肥“大湖名城”展现靓丽湖色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宋艺 王佳 编辑:彭叶 2016-01-27 14:33:51
时刻新闻
—分享—
    “你说巢湖美,我说巢湖美,巢湖之美在那清粼粼的水。”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2011年8月,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合肥成了首个坐拥大湖的省会城市。面对新的发展良机,合肥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发展战略,提出在城湖共生中建立生态宜居的新城市。近年来的巢湖综合治理成效如何?有哪些难点?下一步还有什么样的举措?记者就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巢湖治理:“大湖名城”必须完成的功课

  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要素,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载体。巢湖治理,重点在水,难点也在水。作为受人类干扰强烈的大型浅水湖泊,巢湖污染源分布较广,其水污染成因较为复杂。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巢湖水污染加重,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成为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之一。

  巢湖治理与保护调研报告显示,巢湖污染负荷除了城市民居生活和工业点源污染外,还有土壤污染、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土壤污染、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占负荷一半以上。且巢湖处于我国磷含量较高地段,湖底自身的含磷量有些地方高达44%,地表大量的磷随雨水冲刷到湖中,当夏季水温升高,极宜蓝藻的繁殖生长。蓝藻暴发将直接威胁饮用水的安全。此外,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和畜禽养殖的粪便。以畜禽养殖粪便为例,巢湖流域畜禽养殖每年产生粪便约2515.35万吨(按猪粪当量计)氨氮为3.51万吨。

  水生植物由盛变衰,导致鱼类生长环境恶劣也是巢湖流域面临的问题之一。研究表明,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巢湖水生植物经历了繁盛到衰退的过程。巢湖湖体污染长期积聚,内源污染严重,也大大超过湖体自净能力。近年来,巢湖流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剧烈活动,使排入巢湖的污染负荷每年以10%递增,给巢湖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

  环境治理就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巢湖的保护、修复与治理是合肥生态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合肥生态城市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巢湖保护、修复与治理的根本保障。深入推进巢湖综合治理,是拥湖发展必须完成的功课,更是这座“大湖名城”扬帆起航的生态引擎。

  市民反映:夏季是巢湖水质污染高峰期

  为加强巢湖生态修复,近年来,合肥举全市之力实施综合治水工程,巢湖如今正在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生活在巢湖的渔民,对巢湖环境有着直观的感受。“在我小的时候,巢湖的水很清澈,湖里的鱼虾不管是数量还是种类都非常地丰富。”据义城周坎渔民周晓红介绍,他在巢湖上靠渔业生活已30多年,每年的6月初到来年的1月中旬都是开湖打鱼的时节。然而随着工业的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巢湖已经在80、90年代完全变了模样。“一到夏季就会出现大量的蓝藻,湖面变成绿色,发出臭味。”不过在他看来,经过这几年的大力整治,巢湖的生态环境正在越变越好。“十五里河、塘西河、南淝河等都是流经合肥市内汇入巢湖的主要支流,化肥厂搬迁了,塘西河水质比以前清了。”周晓红告诉记者,随着“渔民上岸”政策的实行,滨湖巢湖边建立了渔业合作社,把渔船进行统一管理也更有利于巢湖环境的保护。

  在滨湖新区工作生活了7年的栾树民也见证了巢湖水环境的改观。“每年夏季,我都要抽出时间去巢湖上的姥山两次,遇上蓝藻暴发,巢湖赏景就大打折扣。如今,巢湖已是合肥一部分,政府也已出台并执行了很多治理巢湖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近两年的巢湖水质明显比以前好多了。”

  治湖探路:“城湖共生”打出“组合拳”

  环境污染并非一朝一夕,解决污染问题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对巢湖的综合治理上,合肥市始终坚持“城湖共生”理念。随着“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扬帆启航,近年来,《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规划》、《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一批规划落地实施,环巢湖道路桥梁、防洪、航道、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生态农业、入湖截污、旅游开发等“八大工程”,也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按照“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的治水方略,2012年开始,合肥定下了巢湖综合治理的五期项目工程实施计划。据了解,一期工程以防洪和治河为主,围绕入湖的16条河道展开,安排了南淝河、兆河等重点入湖河道防洪整治、环湖大堤防洪加固、河道清淤护岸及截污管网建设等16个项目。二期工程以治污和防污为主,共安排了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重要水源地保护、入湖河道防洪治理、环湖湿地修复、受损矿山修复等98个项目。三期工程以扩容和保护为主,扩充水体容量、增强水体流动性,针对治污难点攻关试点,共安排补水引流、流域治理、节水灌溉、能力建设等4大类44个子项目。四期工程以小流域治理及环湖周边环境提升为主,对一期工程中的16条、330公里河流由线扩展到面,由河道扩展到流域治理,共设置13个项目。第五期工程以小流域治理为抓手,一共谋划了17个项目,着重解决小流域污染物“减什么、减哪里、减多少、怎么减、如何管”的核心问题,真正做到治理一个小流域,清洁一个小流域。

  治理环境,造林绿化,完善交通,兴修水利,调整农业结构,拆迁复建,整治土地,旅游开发……合肥市在巢湖治理上打出一套“组合拳”。“近年来,在流域经济总量和城市人口快速扩张的巨大压力下,通过加强治污与保护,巢湖富营养化水平不仅未增加反而明显减轻,环湖湿地斑块和生物多样性逐步修复,形成了以保护支撑发展和以发展促进保护的良好局面。”据合肥市委常委、副市长江洪介绍,三年多来,巢湖综合治理的五期工程共提出和安排了188个项目,总投资近500亿。

  共谋良策:扎实调研民主评议紧盯巢湖治理不放松

  为使巢湖山更清水更秀,多年来,政协委员也紧盯巢湖治理不放松,他们坚持以提案和建议案等形式,为治理巢湖建言献策。

  据合肥市政协主席杨思松介绍,2014年起,市政协筹划组织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连续对环巢湖综合治理进行综合评议。“分组视察,集中评议”,由主席、副主席带队,委员们组成环保、农业林业、旅游文化、水利、交通共五个评议组,围绕巢湖综合治理正在推进的工作,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涂敏委员在参加农业林业组调研后说,要将自然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稻田是人工湿地,果园菜园就是人工绿地,就像现在到处都在说的海绵城市,开启自然过程,让自然系统自己工作。为此,要保护巢湖周边乡土生态系统,进一步恢复湿地系统和湖岸自然形态,真正让“自然之肾”发挥作用。程玉霞委员提出,要调整保护区范围,建议董铺、大房郢水库一级保护区范围划定除考虑高程因素外,还应考虑陆域纵深因素,调整两库部分一级保护区范围,以解决部分临近一级保护区地段直接危害水质安全的问题。

  为了保障评议的科学性,各调研组邀请专家和学者与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一到参与到调研的过程中,并委托城调队就巢湖的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同时也收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最后汇总各组情况形成评议报告。在2015年的评议报告中,共提出了包括进一步突出巢湖综合治理重点、高起点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农林牧渔污染防治、加快现代林业发展、均衡发展旅游文化基础设施、丰富文旅结合的内涵和载体、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实施河道湖泊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打造高等级航道网和提高公路建设管养标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9条建议。

  作为市政协民主评议邀请的专家组的专家,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刘桂建提出治理巢湖根本在治源,“巢湖真正的污染不是巢湖本身自身的污染,而是周边各种面源、点源的污染。找到源头,确定方向,防、治结合。”他建议在防治、截流、截污的工程上加大科研投入,建立巢湖污染物的排放清单,实时定量化精确管理,最大程度上阻止污水进入巢湖。“此外,要有动态检测和常规检测相结合的机制,建立实时预警机制,这样一旦巢湖发生突发事件,可以有应急措施。”

  同济大学的学者杨立华研究巢湖流域污染治理问题多年,他认为当前巢湖综合治理工作在截污、初期雨水处理、治湖先治河和湖岸带修复等方面有待加强。“目前,合肥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与现实排污量还有缺口,现有污水厂还需提标改造,进行尾水的深度处理。其次,初期雨水必须处理后再排入水体,要做到雨污分流,对无法完成的要建雨水调蓄池。另外,巢湖入湖河流‘一河一策’需要贯彻落实,河道综合治理之后要采用生态措施恢复河道自净能力。湖边农业面源污染和湖内水产养殖需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恢复湖岸带水生植被。”杨立华建议。

  “最近几年市政协多次以不同形式、不同课题,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视察调研活动,提出真知灼见,不断出谋划策,有利于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广集民智、广纳民意,也对巢湖综合治理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江洪表示。

  持久攻坚:生态巢湖美景可期

  经过近年来的综合治理,巢湖水质明显改善,蓝藻“水华”初步得到遏制。据环保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合肥市巢湖流域11个国家考核断面2013年有6个、2014年有7个断面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分别比2012年增加4个和5个。2015年,入湖主要干流水质进一步好转,1-10月份共有65次考核断面达标,比2014年同期增加了4次,未达标的大部分断面总磷、氨氮、COD平均浓度也比上年同期下降。通过建设藻水分离示范工程,整治兆河、塘西河等河流,增强流域水资源调控能力等措施,2013年、2014年巢湖湖区蓝藻水华面积、频次及藻密度都明显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如今,合肥加快推进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已先后建成巢湖生态湿地试验段、塘西河湿地公园、孙村湿地、烔炀河口等生态修复工程,八百里巢湖正在重塑和谐美丽画卷。每到节假日,越来越多的市民驾车、骑车环湖游走,尽情领略沿途湖光景色、湿地芦苇和田园风光。

  “围绕巢湖综合治理提出的意见建议,有的转化为党政决策,有的得到了实施。如关于‘规划建设环湖十二镇’的提案,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阅批,市委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专题推进、专项督查,有力推动了环湖十二镇的规划建设。”杨思松表示,本届市政协将继续围绕环巢湖综合治理开展民主评议,并围绕重难点问题进行小切口评议,充分反映社情民意,力求使问题在整治过程当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解决,万众一心,治理巢湖。

  未来,合肥市将立足于打造安澜巢湖、碧水巢湖、活力巢湖、美丽巢湖和生态巢湖,结合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行新型城镇化,开发利用好巢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植树造林、调水引流引江济淮、开展百河千渠万塘的整治,继续治理好巢湖,力争到2020年巢湖水质明显改善、氮磷指标稳定下降,主要河流消除劣五类,2017年前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探索走出一条大湖治理的合肥之路。”江洪表示。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宋艺 王佳

编辑:彭叶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媒体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