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是中国的第八个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公安局是随着贵安新区的发展而成立的。近三年来,贵安新区公安局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从无到有,由小变 大,不仅建成体系比较完整、业务比较全面的公安机构,而且建成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公安队伍。然而,其中的辛酸,却鲜为人知。
近日,记者走进贵安新区公安局,探寻贵安新区公安局近三年来走过的拓荒历程。
点赞!四个人用22天挂牌成立新区公安局
在贵安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贵安新区的社会治安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特殊性互相交织,对新区公安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安队伍如何快速组建,各项职能如何快速健全,作为新区公安的创建者们,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压力。
然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一个国家级新区行使地市级公安机关执法管理权限的公安局,组建之初仅有4个人。4位民警在短短一年内是如何完成组建一个崭新的公安局并实现其正常运转和发挥职能作用的?
回忆起当初的情形,贵安新区公安局局长高永昌仍记忆犹新。“刚到新区,我就是光杆司令一个,没有一分钱、没有一辆车、没有一杆枪。我们4个人住在新区管 委会临时租用的两间办公室里,由于远离市区,加上正值过年,外面没有地方吃饭,大家连续吃了一个星期的方便面,着实是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高永昌说。
就是这样的工作环境,高永昌带领3名班子成员,仅用了22天,就挂牌成立了新区公安局。2013年2月28日,贵州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正式批复同意成立贵安新区公安局;根据工作需要,3月21日,贵州省公安厅党委任命了贵安新区公安局党委领导班子。
组建之初,警力不足是制约贵安新区公安工作的最大瓶颈。有限的公安编制是按辖区15万常住人口核定,而仅一年多时间新区人口已迅速膨胀至30余万。为破 解警力编制不足的瓶颈,建立理顺适合一个国家级新区的警务运行机制,贵安新区公安局从组建开始就打上了改革的烙印,不断推出举措深化警务机制改革。
贵安新区通过从全省各地公安机关抽调、考调和社会招录等方式,警力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目前的600多人,成为贵安新区各派驻机构、内设机构中队伍最大, 装备设施最好,运行最规范的部门之一,实现了机构基本健全,执法和服务管理不缺位。特别是户籍、车管和出入境等重要便民服务机构在一年内就实现了正常办公 服务群众。
贵安新区各类建设项目众多,工地遍布,民爆物品、易燃易爆物品运输、储存和使用量大,日均炸药用量达数十吨。新区公安局民警夜以继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强化监督,狠抓制度落实,确保没有一起民爆物品安全事故发生。
坚持“严打犯罪,严管队伍”的“两严”方针,采取大行动和小出击交叉进行的方式,始终保持对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重危害新区建设的犯罪行为的严 打高压态势。2013年湖潮乡“12.28”抢劫杀人案,上级限期5天破案,贵安新区公安局第四天就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2014年高峰“10.14”杀 人案,不到15小时即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实现了贵安新区警方“命案必破”的承诺。
记忆!三年队伍建设上三个刻骨铭心考验
在贵安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贵安新区的社会治安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特殊性互相交织,对新区公安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公安队伍如何快速投入战 斗,各项职能工作如何一一展开,在此过程中,新区公安承受住了巨大的考验和压力,在队伍建设上经历了三个刻骨铭心的考验:
一是对前途的 担忧。新区发展前景到底如何?少数民警一直在观望,思想动摇,队伍不稳。二是经济压力。绝大多数同志都是先借调,一年多以后才正式调动。其间,原单位均停 发了各类补贴,在新区自己租房,自己解决交通问题,经济压力较大。三是“水土不服”。人员来自四面八方,素质参差不齐,省、市、县、乡各级公安机关都有, 有的地方一二人,有的地方几十人,与国家级新区的要求存在严重不适应。
为了抓好队伍建设,新区公安苦练“内功”,近三年来,新区公安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扎实,队伍纪律作风过硬,保持了艰苦条件下队伍的稳定和战斗力。
这支素质过硬、战斗力强的队伍是怎么“修炼”成功的?贵安新区公安局副局长潘琴说:“民警几个月不回一次家,长期超负荷工作,小病不吭气,大病咬牙扛,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动流泪的故事。”
感动!新区干警在这片热土上抒写故事
对38岁的赵远坤来说,来到贵安新区,就是来扎根的。“不能说受不了苦,这是一种畏缩,这不是一个男人的做法。”为了这句话,赵远坤承受着家庭支离破碎的代价。
2013年4月,赵远坤从黔西县公安局调到贵安新区公安局,任马场派出所教导员。不久,赵远坤的妻子从黔西县赶来探望他,连他的宿舍门都没,就直接转身 走了,原因这里环境太差了。“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又远离市区。在这样的地方能有什么前途?”妻子说,她再也不会来贵安新区了。
后来,妻子多次打电话叫赵远坤回黔西上班,但赵远坤执意留下来。再加上几个月回不了一次家,一次争吵之后,最终他们选择了离婚。“现在想起来,我最对不住的 就是我5岁多的儿子。”赵远坤说,他已经有四个多月没见到儿子了。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赵远坤就会特别想念儿子,会情不自禁地掉眼泪。
对于自己的选择,赵远坤直言永不后悔。
刚来贵安新区时,赵远坤并不适应这样的工作节奏,因为工作量是以前在黔西工作时的好几倍。当他看到身边的同事都那么拼时,“你行,我也行”就成了赵远坤的信条。为了不落后别人,赵远坤自学或向其他同事请假,并能很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来到贵安新区公安局,我拓宽了的自己视野,学到了各方面的知识。得到了这些收获,我就不会后悔。”赵远坤说,贵安新区发展的节奏很快,他要跟上节奏,没有牺牲、奋斗的精神是发展不出来的。
“我将会见证贵安新区的发展成果,看到这些成果之中会有自己奉献出来的一份力量,我就会感到十分满足,甚至心潮澎湃。”赵远坤说,“这就证明了我没有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落伍,我也是其中的一名弄潮儿。”
传承!首批到新区工作干警的坚守担当
2012年12月底,花溪区党武派出所教导员周国龙接到上级命令后,二话不说,就立即召开了动员会。会后,周国龙就带着民警姚虎和8名辅警,来到大学城组建高校治安办公室。就这样,10个人就挤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开始办公。
那时的大学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经常是“雨天一身泥,夏天一身灰”。虽然工地不多,但刑事案件却呈高发态势,他们没有巡逻车,就驾驶着自己的私家车在大学城周边巡逻。
大学城周边没有餐馆,连吃饭也成了一个问题。
于是,各种口味的方便面就成了他们的选择,还一连吃了三个多月。“我算是把这一辈子的方便面都给吃完了,各种口味的都有。”民警姚虎说,他现在一闻到方便面的味道就想吐。
“那时大学城的冬天,路上尽是泥坑,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我们穿了整整一个冬天的水桶鞋。”姚虎说,特别冷的时候,穿两双袜子都不顶用,脚上长冻疮是常有的事。
“当初,我也想过会有人坚持不下去,在开动员会的时候,我也说过,那边条件艰苦,能坚持的就去,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周国龙说,但就是这样的工作环境,竟没有一个人开小差,闹着要走,这是他没有想到的。
这样的工作环境,一直坚持到2013年4月才有所改善。此时,贵安新区公安局思雅派出所正式成立,周国龙任所长。“当初我们是10个人,其中2名民警8 名辅警,三年过去了,这个原班人马一个也没少。”周国龙说,如今思雅派出所已发展到了9名民警和31名辅警,力量强大了,但警情却没有降下来。
随着大学城的发展,现在有10多个工地在施工,单流动人口就有1万多人,另外还有各个高校共8万多名师生。因此,每天的接处警量较高。特别是临近年关,工地欠薪的警情占到了50%至60%,这三年来,思雅派出所处理了上千起工地欠薪的警情,有效维护了辖区的安定。
闪光!成就感“我为贵安新区建设付出过”
2013年6月,贵安新区首条城市主干道——黔中路建成通车。
一年后,两栋板房矗立在黔中路边,每逢有载重货车从板房门口经过,整栋板房就会不停地颤抖。为了给贵安经济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贵安新区公安局对警务机制进行了新改革,在黔中路创新地设立了黔中路警务大队,而大队的驻地就是这两栋板房。
2015年11月24日下午3时,黔中路警务大队教导员徐年志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了大队,他刚从周边的一个村子里调解一个纠纷回来。两年前,徐年志从贵 州省公安厅调至贵安新区公安局。“接到调令那一天,我就知道自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了。”徐年志说,要当好一个拓荒者,他是怀着一种创业精神来到贵安新区 的。
2014年5月,贵安新区公安局组建黔中路警务大队,徐年志任教导员。“黔中路周边的企业众多,比如富士康啊,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高端装备产业园等都在这里。”徐年志说,最多的时候有80多个项目,现在有40多个项目在建设,而流动人口也在随时变动着,要维护好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 任务很重啊。
辖区群众给黔中警务大队送来锦旗
由于项目建设,周边的村民得到拆迁补偿款,也逐渐富裕起来了,但同时矛盾也多了起来。警务大队的工作,就是要以化解矛盾为主,走访村民,及时化解村民与项目方之间的矛盾。而工地的工人们喝了酒后,经常为了一点口角就打架。这些都需要警务大队来处理。
因工地多,偷盗工地设备、钢筋、电缆及大货车柴油的案件较为突出。为此,警务大队加强了在夜间的巡逻力度。“我们晚上0时开始巡逻,要一直巡逻到凌晨4、5点才回来。”徐年志说,经过近一年的不间断打击,偷盗工地的案件大幅下降。
对徐年志来说,在黔中警务大队的这一年,是艰苦的一年。为了保证黔中路的安宁,大队的全体民警都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警务大队周边生活不便,为了解决吃 饭问题,大队购买了3个冰箱,出门一次买菜要吃一个星期。而整个大队仅一个热水器,对这个共28名民警和辅警来说,大伙只能排队轮流洗澡。
“以前这一带是一片荒芜之地,现在富士康来了,贵安综合保税区也拔地而起……我经常会带着来探望我的亲友逛一下,让他们来感受一下贵安新区的建设发展速度。”徐年志说,“这让我有一种参与其中的成就感。”
来源:多彩贵州网
编辑:彭叶